疫情體溫測量記錄表可以很好的記錄在防疫期間每個人的體溫,表格模板分類清楚,不僅包含了公司員工體溫測量記錄表,還有小學生每天體溫測量表的樣式供大家參考,極光下載站就為大家提供了新型冠狀病毒體溫測量表格的電子版樣式,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前來體會!
1、口內測量體溫是將口表水銀端放于舌下,緊閉雙唇,切勿用牙咬,也勿說話,以免體溫表被咬碎或脫落,3分鐘后取出。測量前,應避免吃冷、熱食物或飲料,如已食用,須待20分鐘后方可測量。
2、口腔測量時,先將水銀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一定要將體溫計放在舌頭下,稍用力壓住,含3分鐘,其間不要說話,讀取度數后照樣用衛生紙清潔,還要用酒精棉球由水銀體溫計的尾端旋轉著擦到水銀另一端,進行消毒。
員工體溫登記表
外來人員體溫登記表
學生14天體溫健康登記表
疫情重點人員體溫登記表
1.腋窩測溫法
將體溫計水銀端放入腋窩,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放置10分鐘左右;取出并讀數,正常值為36C~37C.此法不易交叉感染,缺點是易受外界條件影響發生誤差。
2.口腔測溫法
將消毒體溫計的水銀端置于被檢查的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鐘,然后取出產讀數,正常值為36.2C~37.2C.此方法準確且方便。測量前避免喝熱水或冷水以免影響測溫準確性。
3.直腸測溫法
被測者取側臥位,將肛門體溫計的圓鈍端涂以潤滑劑、徐徐插入肛門深達體溫計的一半,放置5分鐘、然后取出并讀數,正常值為36.5C~37.5C.此法較上述兩種方法準確、適用于重癥昏迷及幼兒患者。
--接觸傳播
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污染手后,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與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
--氣溶膠傳播
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后導致感染。
--直接傳播
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網友評論
支持 (0 ) 回復
支持 (8 ) 回復